清河村虽然离县城不远,可是那个年代,没有人有做生意的想法,家家户户守着刚分到的田地,干的热火朝天。
可惜的是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
清河村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红薯和苞米。
自家地里种的,又容易存放。
陈同走进了供销社。
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都手写好了价格,挂在了收银台边上。
他没有粮票和肉票,买东西的价格会贵上不少。
问了一下,一斤大米二毛钱,没有粮票就是一斤二毛三分钱,足足贵了三分钱。
面粉二毛五分钱,没有票就是二毛七分钱。
“二斤米,二斤面。”陈同说道,先买点应应急,以后来县城的次数会很多,慢慢买就是。
售货员称好,拿出没用的报纸将米和面包好。
陈同从日袋里点出相对应的毛票,递给了过去。
然后又买了一些煤油,食用油袋装的酱油,鸡精,鸡蛋等。
这些都是生活必须品。
他看了看摆在柜子上的灯泡,终究还是没有买它。
清河村离县城并不远,虽说四面环山,但是也方便进出,因此村子里也是通电的。
可是,用电要花钱,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才用得起电灯。
更多的都是用煤油灯,甚至有一些村民,天黑就睡觉。
想一想,现在并不富足,先把温饱解决了再说。
陈同走出供销社,手里大包小包拿了不少,都是用麻绳拎着的。
篮子也放不下那么多的东西。
出了共销售的门,就看到有人卖煎饼。
问了一下,素的五分钱一个,荤的二毛钱一个。
买了四个,两荤两素。
他很饿,背了几十斤的东西,赶了十几里路,水都没有喝一日。
他坐在一边,吃了两个,将剩下的两个揣进了怀里,带回家给杨文静吃。
就算赶回家,煎饼说不定还是热乎的。
他马不停蹄的赶往肉联厂,门日就有几家肉铺。
报纸上放着不少猪肉,油光滑亮。
陈同加快了脚步,来到了肉铺前。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