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_d();谭溪宁心一抽,后背似冒出一阵冷汗。
赵家林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而她差点不分青红皂白同他做思想工作。
李晓燕继续说着:“赵家林的爸爸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妈妈是其他村的,也跟着人跑了。家里就只剩下他和他爷爷,后来他爷爷前年在地里收包谷的时候割伤了一只眼睛。”
“那……没医治吗?”
“救治不及时,医不好了。赵家林的爷爷现在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得见,平时就在地里忙。赵家林懂事得早,小小一个就跟着他爷爷在地里干活。为了他读书的这个事情,那会儿王校长没少去他家做思想工作,耽误了两年多,他的年纪也比其他同学大两岁。”
谭溪宁不知道说什么,心里五味杂陈:“相依为命的爷孙俩。唉……我今天还以为他写这篇作文是敷衍我。”
“大山和繁华的都市一样从来不缺故事,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户人家,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历史,同样值得被倾听和讲述。”李晓燕把作文本放回原位,轻轻拍了拍谭溪宁的肩,“加油谭老师,看得出来,孩子们都很喜欢你。”
谭溪宁心里涌现出一股淡淡的无力感,她拿起手机,虽然雨已经停了,信号还是没有恢复。
“李老师,我想问一下之前你说的那个支教的报名渠道,叫什么?”
李晓燕坐在桌子前,已经打开了课本和教案:“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李晓燕在书上写了几笔,又望向谭溪宁:“谭老师想报名支教吗?如果想留在普沙村的话,你跟校长打一声招呼就行。”
“我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宣传宣传公益事业。”
“嗯。”
谭溪宁也不再说话,投入到工作中,她们现在需要把第二天的课备完。
十二点半,两人默契伸了个懒腰,相视一笑:“睡了。”
“好梦。”
没有多余的话,谭溪宁爬到床上,沉沉地睡过去。
大山的晨,非闹钟唤,乃鸟鸣,风吟,露滴之天籁,织就晨曦的赞歌,启希望之始。
谭溪宁洗了一把脸,抱着书走出宿舍。
见时间还早,她来到昨天李金宝带着她来过一次的草场。
夜幕的深蓝渐渐褪去,启明星孤单地守候着夜与晨的交界。
远眺群山之巅,晨雾如轻纱般缭绕,东方的天际泛起一抹温柔的绯红。
随着第一缕阳光突破地平线,金色的光辉倾泻而下,瞬间点亮大山。云海在霞光的映照下,幻化成一片片绚烂的彩锦,波澜壮阔。
谭溪宁慢慢闭上眼睛,似乎前几年她的脚步太过于匆忙,匆忙到没发现原来免费的风景竟然可以这般令人心安。
希望小学的铃声响起来,谭溪宁朝着学生的宿舍走去。
张金秀打开宿舍门看到谭溪宁朝她笑了笑:“谭老师,早上可以多睡一哈。”
谭溪宁往宿舍里探了探头:“孩子们起了吗?”
“准时着呢。”
“好,我去开水房等他们。”
张金秀拦住她:“谭老师!早上我们要给孩子准备早饭么,来不及烧开水哈。夏天水么倒是不凉,娃娃们都是用冷水洗脸。”
“啊?”
谭溪宁脸僵了一瞬,普沙村夏天白日里的气温确实不低,但一觉醒来就用凉水洗脸,她还是觉得不太能接受。
现状是摆放在眼前的,困境无法改变也是真的。
“那冬天呢?”谭溪宁拢了拢半披半放的长发,“冬天的话也用冷水?”
“冬天肯定不能用冷水,娃娃会着水冻起。么冬天就得辛苦一些了嘛,半夜就把水提前烧起来,等早上就可以用热水。”
“哦,辛苦张老师了。”
“唉……么得办法。就希望这些娃娃好好呢读书,好好呢考一个学校。”
谭溪宁点点头:“谢谢有你们。张老师,我进去看看他们。”
“行。”
张金秀带着谭溪宁走进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一共有五间,其中两间是女生宿舍,男生宿舍有三间。
每一间宿舍都跟教室一样大,里面挨挨挤挤地摆满了高低床,靠墙的地方摆放着破烂的课桌,桌面上放着孩子们的漱口杯,桌下放着摞在一起的脸盆。
高低床与高低床之间只有能放一把椅子的过道,甚至最中间的一排是紧紧挨着的,孩子们刚从睡梦中醒来,有的在揉着眼睛,有的在叠被子,还有的已经开始穿衣裳了,只是前后穿反了……
大概是一个教室住的人太多,教室里似有若无透着淡淡的味道。
“谭老师好!”有孩子看到了她,高兴地冲她打招呼。
“你好。”
相比起谭溪宁,走进来的张金秀就没有这么温柔了。
她手里拿着一根固定窗户玻璃的胶条,啪啪啪抽在铁门上,被敲击的铁门发出哐哐的响声,嘴里吼道:“起了起了!赶紧起!我看谁在后面。”
孩子们一下子清醒过来,手里的动作也麻利了不少。
“谭老师好!”
“谭老师好。”
“老师好。”
……
孩子们陆续从床上下来,井然有序地端着盆去洗漱。
洗漱后该值日的同学就三五成群地朝着公共区域走去,不值日的同学就去到教室准备上早课。
早课时间是七点二十分到八点钟,一般也是孩子们自己上自习。
等老师把早饭拎来教室,学生就开始吃早饭。
做早饭的是校长的爸妈和张金秀,三个人做将近两百个人的伙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老师会轮流去厨房帮忙。
剩下的老师一个人要负责看几个班的秩序。
谭溪宁本想去厨房帮忙,校长和生活老师却说她不熟悉厨房,在后厨反而拦脚绊手的,让她真想帮忙就去负责看早课。
谭溪宁知道他们是为她好,厨房里油烟重,才不让她帮忙。
“谭老师,帮我看着一点儿我们班。快期末考了,这些娃一点儿认识也没有,天天只知道玩。”
谭溪宁在走廊上冲那个老师点点头:“好。”
七点二十分,上课铃准时响起。
谭溪宁走进三年级的教室:“语文课代表带着同学们早读,从第一课课文必背段落开始顺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