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归来,改写乱世 > 第4章 义儿军伍,君师一体
救济园,是荀棐五年前所置,收养了因为旱灾、疫病而流离失所的老幼。<br>几年下来,庄园之中已有少年近五百,老者百余。<br>为何老幼的比例相差这么大,不难理解,旱、疫之时,老人L弱,且常常将粮食留给小儿辈,自然难以存活。<br>而这些少年在被收养之时,大都在十二岁之上,年纪再小的几乎没有,因为根本活不下来——岁大饥,人相食,真实的场景远远比人们所想的更加恐怖、血腥、残酷。<br>如今数年过去,养济园中十五岁以上的少年有三百七十余人,余者都在十四岁上下。<br>荀棐勒马停在庄园之前,可见广袤农田之中,许多穿着犊鼻裤的田奴正埋头忙碌,十余名身着短褐的僮仆骑马持剑在四方巡视。<br>僮仆们一见荀棐两人,立刻下马行礼,荀棐挥挥手,径直骑马驶入庄园中。<br>说是庄园,实则形通坞堡。<br>庄园四周修有高墙,在高墙的周围还建有瞭望谯楼,庄园之中,有宅院、谷场、马厩、牛栏、猪圈等等,甚至还有森林和山丘。<br>完全可以说,这座庄园就是一处乡亭。<br>骑马行在庄园之中,荀棐耳边可以听到军阵的呼喝声。<br>抬目一望,只见不远处一块平整土地上,近三百名少年分成三队,跟随着口令和旗语,或持矛、持盾墙列而进,或骑马弯弓,或投掷短戟。<br>另又有二百余少年跟随着数名师者识字、学习算学。<br>这些师者全都是荀氏家族的旁支成员,基本的识文断字都没问题,毕竟荀氏一直都办有族学,每位荀氏子弟都能入学。<br>出于对亲族的信任,荀棐出资费请了数名荀氏子弟为少年们授学,他们也都欣然应允,再怎么说这也是一份额外收入——<br>荀氏虽是大族,但不是每个人家中都有富余的钱财,因为荀氏是家族分居的,即每家每户在经济上是各管各的。<br>比如大名鼎鼎的八龙之长荀俭,因其早亡,家境衰微,以至于他的儿子荀悦在小时侯只能向别人借书看。<br>荀棐驻马观望之时,军阵前一名威武青年转头看到了荀棐两人,于是快步走来,口中带笑:<br>“辅之,你终于来了,这次可带了酒来,没有金浆酒,麦酒也好啊。”<br>荀棐哑然。<br>这名青年名叫荀武,字行文,是荀棐通辈分中最善练兵排阵的族人。<br>他自幼喜好兵戈之事,性情洒脱,虽是旁支,却与荀棐关系不错,在得了荀棐的邀请后,不假思索的便答应帮他训练部曲。<br>对的,在荀武看来这就是训练部曲。<br>除了教这些少年兵法和识字让他觉得稍微有些奇怪以外,其他的和世家豪强训练部曲没什么区别。<br>当然,若真想找出一些区别也还是有的,那就是这些少年吃的很好、练的很多。<br>吃的很好是指他们一日三食,三日一肉。<br>练的很多指操练的时间长,更指他们训练的花样多。<br>除了基本的矛以外,少年们还被要求练习盾、刀、弓、剑诸如此类。<br>每个人最少要熟练三样武器,这在荀武看来实在有些强人所难。<br>据他所知,各个大族豪强虽然也训练部曲和僮仆,但实际上不会要求这么多,他们往往是在人数和甲胄上面下功夫。<br>部曲多,甲胄精良,再稍微成阵,这就已经是非常精锐的部曲了。<br>再要求懂至少数样武器,实在是难度太高。<br>不过既然荀棐如此要求,而且少年们的营养也跟得上,那他荀武自然也不会有意见。<br>荀棐说道:“今日只是来看看,未带酒,明日罢,明日给你送一车酒水。”<br>荀武闻言颇喜,“如此一言为定!”<br>荀棐失笑道:“酒水虽好,莫要多饮,多饮伤神伤身。”<br>荀武拍剑豪迈道:“大丈夫立世,当饮酒万石,率军十万,横行天下!”<br>荀棐见他性情如此,不好再劝,转而问道:“他们这些天操练的如何?”<br>养济园建在颍阴县城外,荀棐当然不可能每天都往这里跑,仅是每十天来这里一次,定期了解情况。<br>荀武站在荀棐身侧,指着仍在训练的少年们道:“列阵整齐,行如铜壁,且各个熟于刀剑,可称得上精兵。<br>唯在弓弩上差了些,毕竟年力尚小,耐力不足,但即便如此,他们比之郡兵也强了许多。”<br>荀武对郡兵很是不屑。<br>这也不怪他如此,颍川郡虽是大郡,但郡兵不过一千八百人,且掺杂老幼,实力孱弱。<br>在荀武看来,若是两军对阵,甲胄一致,他率五百少年一个冲锋便能将近两千郡兵冲垮。<br>荀棐笑了笑,没有说话。<br>他也很明白郡兵的水准,正所谓“自郡国罢材官、骑士之后,官无警备,实启寇心……一旦驱之以即强敌,犹鸠雀补鹰鹯,豚鱼曳豺虎,是以每战常负,王师不振……”<br>自汉光武以来,帝国内郡的郡兵实际上是作警备之用,缉拿盗贼,至于军阵方面真不够看。<br>不过虽然这千余郡兵不够看,但是一郡太守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br>战乱之时,太守可视情况征发士民,还能命令或请求各豪强大族出部曲作战,零零整整凑个五千人是没问题的。<br>真要是紧急时刻,哪怕万人也不是不能凑出来。<br>所以纵是自家的实力已然不弱,荀棐还是保持着低调的心思。<br>在能够以一已之力掀翻一切前,最应该让的便是顺时而动,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积蓄力量。<br>荀棐三人站在土坡之上,看着三百少年不停的进行军阵训练。<br>一刻钟后,少年们稍作休息,手持弓矛或坐或站。<br>荀棐领着荀武和阳豹二人朝他们走去。<br>“荀师!”<br>“见过荀师!”<br>见到荀棐,少年们颇为激动,坐着歇息的也连忙站起身,向荀棐行礼。<br>荀棐面带微笑,朝他们点头,不时拍着某人的肩膀,叫出他的名字,并勉励一番。<br>被他念到的人都很是激动,看向荀棐的目光更加崇敬孺慕。<br>荀武见状低声对阳豹道:“少年们视辅之如父啊!”<br>阳豹正色道:“郎君救他们性命,又供衣供食,还教他们识文断字,虽父母不过如此。”<br>荀武笑笑,心中却暗道:“不怪有人称之为义儿军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