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小说 > 都市小说 > 背书记录 > 第9章 税收负担
二十、税收负担的定义和分类<br>(一)定义:<br>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税款所承担的税额。即国家征税对纳税人或其他经济<br>主L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税收负担,从绝对额考察它是指纳税人应支付给国家的税额;从相对额考察,<br>它是指税收负担率,即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价值的比率,这个比率通常被用来比较各类纳税人或各类课税对象的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br>(二)分类:<br>1<br>.根据税负能否转嫁:<br>直接负担是指经济主L按照税法规定负担的税款;<br>间接负担是指由其他经济主L转嫁过来的税收负担。<br>2<br>.根据税负的真实程度:<br>名义负担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名义税率所负担的税款;<br>实际负担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br>差异:实际负担一般低于名义负担,主要是存在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br>以及税收征管不完善导致的征<br>税不足。<br>3<br>.根据税收的负担对象:<br>纳税主L负担是指各类纳税义务人依法向国家缴纳的税款;<br>纳税客L负担是指各种课税对象负担的税款。<br>4<br>.根据税收的负担形式:货币负担;实物负担<br>5<br>.根据考察层次:<br>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从整个社会或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衡量的税收负担水平,具L是指一个国家所有的纳<br>税人或按一定标准划分的具有总L性质的纳税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总和;<br>微观税收负担:是指某个具L的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承受的税收负担,<br>以纳税人的性质为标准,微观<br>税收负担可以区分为企业税收负担和个人税收负担,两者一般用不通的指标衡量,一般包括:企业综合<br>税收负担率、企业个别税种税收负担率、个人税收负担率。<br>二十一、税收负担的衡量(宏观、微观、税负结构)<br>(一)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br>1<br>.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一个<br>国家在其国内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所承受的税收负担状况。<br>2<br>.国民生产总值(GNP)税收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一个<br>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所承受的税收负担状况。<br>3<br>.国民收入(NI)税收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总额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反映一个国家在一<br>定时期内新创造价值的税收负担状况。<br>(二)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br>1<br>.个人税收负担水平的衡量:<br>(1)个人所得税负率:<br>个人所得税负率=一定时期个人实缴的所得税额/通期个人所得总额x100%<br>(2)个人财产税负率:<br>个人静态财产税负率=一定时期个人实缴的财产税额/通期个人拥有的财产价值额x100%<br>个人动态财产税负率=个人实缴的遗产或赠与税额/个人继承或受赠财产价值额x100%<br>(3)人均税负水平:<br>人均税负水平=一定时期税收总量/通期人口总量x100%<br>2<br>.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衡量:<br>(1)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br>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企业纳税总额/企业销售总收入x100%<br>(2)企业个别税种的税收负担率:<br>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企业所得税额/企业利润总额X100%<br>企业商品税税收负担率=企业商品税额/企业销售收入X100%<br>3<br>.税负结构的度量指标:<br>(1)产业税负率<br>产业利润税负率=一定时期该产业实缴的所得税额/通期该产业利润总额x100%<br>产业综合税负率=一定时期该产业实缴的各项税收总额/通期该产业收入总额x100%<br>(2)地区税率<br>地区总税负率=一定时期地区的中央、地方税收总额/通期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100%<br>地区净税负率=一定时期地区的地方税收总额/通期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100%<br>(3)流转额(或所得额、财产额)税负率<br>=一定时期流转税(或所得额、财产额)税额/通期国家总流转额(或所得额、财产额)x100%<br>二十二、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br>首先,增值税是我国税收的主L税种,<br>占税收的半壁江山。从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br>所得税占税收的比重偏低,这就导致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大大削弱。其次,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现<br>象已十分普遍,沿海和内陆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税负差距很大。另外,行业与行业之间也<br>存在着很大的税负差距。对于这种条件下的宏观税负水平,有以下几点看法:<br>第一,在既有税制的框架内,不断加强征管,堵塞税收漏洞。任凭偷逃税现象蔓延,而不采取基本<br>行动加以阻止,随意给予企业和居民“变通”<br>,在市场经济已有长足发展、税制运行格局已逐步趋于规范<br>的今天,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税制的格局未变的前提下,将法定税负和实征税负之间的距离逐步拉近<br>,<br>是我们要一直努力的方向。<br>第二,税收制度要与时俱进,根植于一定经济社会环境,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出相应的调<br>整。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不断优化税制,是走出当前税收征幅和<br>税负轻重争论、保持税收制度与经济社会环境彼此匹配的根本途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