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知也哆哆嗦嗦的睡了一夜,这里是真的冷啊。
不过也不影响她第二天早起。
小花就像她的闹钟一样,到点就来叫她。
时间还早,荀知也不急不忙的背着背篓去地里摘了几把马兰头。
经过村外的小河边,看到有点早发的水蕨菜,不过不多,摘了三把。
就着河水把马兰头也一起洗干净,用干稻杆一把一把的扎好,整齐的码放在背篓里。
直接背着背篓就往集市上走。
荀家村到集市有5里地,五岁的小孩背着这么重的背篓怎么也要走上一个小时。
路上陆陆续续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但很少。大部分都是走路的。
大家对于一个小孩子一个人背着背篓去赶集,也不奇怪

事实上这样的还不少。山里的孩子会走路开始就能自已上山找山货去卖。
人们最多会伸头去看一下荀知也背篓里的是什么。
看到一背篓的野菜,也都撇撇嘴。心想;还是个小孩子,野菜要是能卖出去,还轮得到她吗?
荀知也没管别人怎么想,只自已埋头赶路。
野菜确实没有人买,想吃自已上山上去摘就好了。
不过桃花沟乡有十几个村,上千户人口。
以前大家都没有那个意识让孩子们去读书。
山里落后,对于养育孩子没有什么责任心,能有口饭吃,不饿死就行。
最多到村里的村学认几个字就好了。
这几年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展开,逐渐的有人家开始把孩子往政府开的学校送了。
不过山里封闭,信息传得不快,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积极。
为了让家长积极把孩子送到学校,各个学校都开始给成绩好的学生设立奖品,听说今年开始还加了奖金。
第一名10块,第二名8块,第三名5块。
还有其它奖品,本子和笔什么的。于是各村里都开始积极的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乡里开始只有一间小学一间中学的,现在已经有6间小学了。
乡镇府就有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中学。那里的老师都是别的地方分配过来的。
他们没办法自已种地,只能吃学校食堂或者买菜。
荀知也就打算把野菜卖给他们。
走了一个多小时荀知也终于走到了乡集,时间还早,正是开集的时侯。
中学校门口出来穿过一条小巷就是集市了。
荀知也就在巷口那里把背篓放下,背篓底下都是马兰头,她就把一把水蕨菜和一把马兰头还有昨天捡的5个野鸡蛋放在背篓的上面。别人一眼就能看到自已卖的是什么。
这里是学校老师去集市的必经之路,荀知也很快就看到一个长的很漂亮穿得也很时髦的女人提着个菜篮子走了过来。
荀知也猜想这个老师不是教英语就是教音乐或者美术的,那气质就跟周边的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割裂感。
等那个老师走近时,荀知也轻声问道:“老师要野菜野鸡蛋吗?”
那个女老师停下来看了一眼荀知也,又看了一眼周围,笑着问:“小妹妹,就你一个人在卖菜吗?你家大人呢?”
“他们在家下地干活,就我自已一个人来的。”荀知也回答道。
“就你一个人啊,你多大了?认得钱吗?”女老师好笑的看着眼前这个一本正经的小孩。
“都认得的,老师,你买点吗?这野菜早上我才摘的,鸡蛋是野鸡蛋呢,有营养得很。”荀知也把一把马兰头拿起来递到她面前。
女老师接过来看了一下,又把鸡蛋拿起来看了看问:“你这怎么卖的?”
“鸡蛋3毛一个,野菜都是5毛一把。”
“行,那鸡蛋我都要了,再要一把马兰头。”
“好的,我给您装到篮子里。”
荀知也小心翼翼的把鸡蛋放到对方的菜篮子里,再把一把马兰头放到一边,免得把鸡蛋压坏了。
“哟!这是野鸡蛋啊,难得看到,还有吗?”
荀知也刚接过女老师递过来的2块钱。就听旁边传来一道尖锐的声音。
荀知也抬眼看到一个记头花白的老太太,手里也提着个菜篮子。
“鸡蛋没有了,还有水蕨菜和马兰头,5毛一把,大娘来一把嘛。”荀知也猜这可能是哪个老师的家人。
果然就听到那年轻的女老师开口:“李阿姨,买菜呢?”
“唉!陈老师,你今天怎么也买菜了,不去食堂吃了?”
“看到这鸡蛋好,就买了几个,早上来不及了就煮着吃。”
“那你运气好,一来就得了好东西啊。”
“是,是,李阿姨我还要买别的,就先走了。”
“好,好,你先去吧。”
老太太看着女老师走了才转过头来看向荀知也:“孩子,你这5毛一把有点贵咯。便宜一点嘛。”
“大娘,便宜不了,你看我的一把比别人
的一把大多少,都快和别人两把一样了。”
“行吧,那我一样要一把,这都是刚出的吧。”
“是的,早上我才摘的,新鲜得很。”
荀知也边说边往老太太篮子里装。
其实荀知也卖的是有点贵,鸡蛋都是2毛一个的,野鸡蛋个头还小,如果卖给本地人肯定卖不出去的。
野菜也都是5毛,不过荀知也扎得大把一点。而且买的都是各个老师或家属,都是有钱有脸面的人。
只要东西好,他们都不会计较这么多的。
这不老太太走后,又来了几个人把剩下的几把野菜都买了。
今天荀知也卖菜加鸡蛋一起入账8块。
这笔收入可以说是很多了,在这个穷苦的山沟里,一家人辛苦一年可能才收入几百块。
荀知也拿着钱,心里让着打算要买点什么。
她先去粉摊花5毛吃了一碗粉,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粉,打了米浆通过漏勺濑到开水锅煮一会就好了。
加了一堆的配菜,还有肉末。打点辣椒油进去拌开,香气四溢。
这是荀知也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粉,连原主这个本地的都没吃过。
吃过粉后,荀知也来到了杂货铺,家里就一个烂铝锅,铝锅让饭久了对身L不好。
她要重新买个。
“老板,你这个小铁锅怎么卖?”荀知也指着铺面门口地上摆着的铁锅问道。
她问的是最小的那个,大的她也没能力问。
“最小的32”一个胖胖的妇女走出来看着荀知也说道,手还提
了提挂在腰上鼓鼓囊囊的腰包。
“丫头,你大人呢?”看她是一个人,又开口说:“叫你大人来买吧。”
“大人没来,我自已就可以了。那个小砂锅呢?”荀知也一听这价就知道自已买不起。于是又问了一下摆在旁边的砂锅。
“那个最小的要8块哦,你带钱了没有?”
8块她没有,降个5毛的价还是可以的,可她还要买其它的东西。不能都用来买锅了。
这时她看到了旁边的地上另外放着一个小砂锅,没有盖子盖着,像是要丢掉了一样。
老板好像也看出了她的意思,开口说道:“那个砂锅没有盖了,你要的话3块拿走咯。”
“老板没有盖了你也不好卖出去了不是,2块给我吧。”荀知也想着没盖也可以,可以用木头让一个,盖住了就行。
“哎呀!给你了,给你了,真是的,要不是没有盖我都不能给你的。”
“是,是,谢谢老板。老板好生意。”荀知也说着好话,给了钱,把锅装进背篓里。
又缠着老板送了两只破了口的小碗,在胖老板的埋怨声中走出了杂货铺。
又去油铺买了一袋盐和一袋酱油,又去肉铺买了两斤肥肉炼油。
一看时间差不多了,荀知也背着背篓往户籍处走去。
拿了新鲜的户口本,荀知也迈着小短腿就往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