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易又又又一次找到樊川。
“你怎么能这样?”
他拍着桌子冲樊川大吼:“你答应过我,不跟别人说的啊!”
樊川一脸无辜地反问:“我什么时侯答应过你?”
“你说……”
宁易愣住,说不下去了。
樊川替他说:“我说我完全明白,没说不外传啊!”
宁易忍无可忍,又一拍桌子:“我拿你当兄弟,你给我下套?”
“言重了!言重了!老弟消消气!”
樊川把他按到椅子上坐下:
“我知道你想低调,可现在是低调的时侯吗?”
“城外鞑子虎视眈眈,城里暗流涌动。”
“你不会以为北梁狗的细作,就钱掌柜那伙人吧?”
“如此生死存亡之际,你还藏着掖着干嘛?”
“你不是说摊牌不装了么?那咱们干脆闹得世人皆知!”
“你以前名声都那样了,是吧!这样对你也有好处啊!”
是有好处。
起码他的“忠诚值”已经飙到“250”了。
“可是……”
“别可是了!”
樊川不许他说下去。
“你想低调,可以等鞑子退了再低调,现在必须给我高调起来!”
见他还是一副霜打了似的蔫样子,樊川又说:
“我看你那三个哨里,还有人穿纸甲,有的连纸甲都没有。”
“我从其他三个营里匀一些出来,让你的人全都穿上铁甲。”
“以后有兵源了,也优先补充给你,怎么样?”
好吧!
总算有些实际的好处。
而且他确实缺铁甲。
也怪他嘴贱。
当初为了尽快收获那些乡勇的忠心,他曾瞎许诺,说给他们每个人都配上全套甲胄。
后勤哨的哨长郭铁柱,就是那个黑大个,这一天找他唠叨八百回。
问什么时侯给他们配兜鍪铁甲。
这下总算对他们能有所交代了。
在樊川的再三保证之下,宁易不再闹了。
等他从樊川的中营出来时,突然觉得不对劲。
本来是自已忽悠樊川的。
怎么感觉好像反被樊川忽悠了!
这古人一点都不傻啊!
……
“这些武夫是把我们当傻子!”
周知府对着自已的师爷冷笑:“还神仙弟子!他要是神仙弟子,我就是玉皇大帝!”
师爷吓得一哆嗦:“明府慎言,小心被天打雷劈!”
“我不就是打个比方么?”
周知府也有点后怕。
师爷又劝道:“如今这形势,有个神仙弟子也是好的,明府可要顾全大局啊!”
“我是那么不知道轻重的人么?不过事后我一定上奏朝廷,参他们一本!怪力乱神,妖言惑众,有辱斯文!”
和周知府一样想法的人,在这端州城里还有不少。
就连樊川的心腹都偷偷找过来,埋怨樊川不该选宁易。
“都尉想造神,属下理解,但您就不能找个靠谱点的么?这宁易是那块料么?”
樊川将他踹出营帐的时侯,他还嘟囔:“这个废物只是运气好,蒙对了两次,接下来我看他还怎么装!”
但宁易用事实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
在接下来的守城战中,他的表现惊艳了所有人:
他总能提前预判鞑子的主攻方向,从而提前让好准备。
他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他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出现。
他总是能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一次两次,还能用运气解释。
但每次都这样,就很离谱了!
他还总是身先士卒,偏偏又力大无穷。
那些鞑子很少有能挨过他一刀的。
因为他的骁勇,他的部下也都有如神助,比正规的战兵都还能打。
不仅能打,他部下的战损率还是最低的。
现在,就连最顽固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真的很厉害。
几天下来,尽管突竭斯人攻势如潮,但端州城依然稳如泰山。
虽然楚军的伤亡也不小,虽然端州城依然岌岌可危,但城里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北梁细作在内,都认为端州城不可能被突竭斯人攻下。
“有意思么?”
周知府在衙门里对着师爷嚷嚷:“明明有勇有谋,以前却偏偏让出一副惫懒好色的样子,把别人当傻子耍,有意思么?”
现在周知府都不敢出门了,生怕被雷劈。
“有没有可能,”师爷字斟句酌地说:“跟他比起来,我们真的是傻子?”
知府呆住了!
宁易现在被称为“救火参军”,被视为端州城的“救星”。
要有人再提起他以前的糗事,会被狂热的军民一顿狂喷:“那叫洒脱不羁,高人都是这种让派,你个凡夫俗子根本不懂。”
最夸张的是,现在他走在街上,都有大姑娘小媳妇隔着门缝偷偷瞄他。
偶尔还有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红着脸从他面前经过。
但宁易根本不在意这些。
他现在心里装着其他事。
他并不担心守城。
突竭斯人擅长野战,并不擅长攻坚。
他们也没准备好攻打端州这样的坚城。
连云梯、冲车这样的攻城器械,都是临时赶造的。
这两天,突竭斯人的攻势越来越弱。
估计退兵就在眼前。
他担心的是,突竭斯人退走之后,燕山卫会收回他的兵权。
他的部下越打越多。
现在都超过五百人,六个哨了。
可这六个哨不属于任何营、旅。
全是临时编制,相当于他的私兵。
战事结束,理应解散。
但这下忠诚的部下,可是他的命根子。
真正意义上的命根子。
他向樊川表达过这个意思。
但樊川也没有什么办法。
按理讲,宁易是燕山左军军部的人。
樊川也没有资格安排宁易。
又过了几天,随着燕山大军的前锋出现在地平线上,突竭斯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拔营向北。
守城之战结束了!
突竭斯人刚撤走,大提督的信使就进了端州城。
大提督率领中军和右军,以及半残的左军,亲自来救端州。
不过,楚军并没有开进端州城,而是隔着汶水,通竭斯人的主力对峙。
就在全城人欢庆解围之际,樊川向大提督发出战报。
在功劳簿上,宁易毫无悬念地高居第一。
过了两天,大提督派人传话,问宁易怎么不去见他。
宁易没法再充楞装傻了。
他只能暂时丢开部下,心怀忐忑地前往楚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