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小小的年纪就经历了那么多的事,这都是重男轻女的父亲所赐。最幸运的是有奶奶的照顾才使得小英能够活下去。
小英渐渐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幼儿园也只是看着表哥表妹上过,自已能在城里的幼儿园门口观看过也就知足了。
姑姑家里的三个孩子,表哥比小英大一岁,表妹比小英小一岁。表哥要上二年级了,小英就该上一年级,再过一年表妹上学。
姑姑的安排没有实现。因为当时的政策是以户口为准,城里的孩子在城里读书,农村的孩子必须在农村读书。小英没有城里户口就要回农村去上学。
国家困难时期,城里乡村一样都缺乏教育资源。校舍和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全天上班,学生轮班上课。如果本周一年级上午上课,二年级就下午上课。下周再轮回来,上午二年级上课。下午一年级上课。一二年级一个老师一个教室。三四年级通样如此,五六年级是高年级才能全天上课。入学要户口所在地。
小英要上学读书就必须回农村的父母家里。她渴望自已上学读书。可奶奶不愿意回农村,小英也不想见到不负责任的父母。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只有用哭来解决问题。
经过奶奶和姑姑研究决定,奶奶带着小英回农村。
小英为了上学读书不得已回到了父母家里。还是由奶奶陪着。
当时在农村上学很简单,已经开学好几天了。小英报名后直接插班上学了。一支铅笔两个本子,用奶奶的头巾一裹就是当时上学的全部家当。
当时课本印刷技术落后,交通也不便利,再加上城乡差别之大。先可城里学校发放课本,最后再发放给农村学校。等农村学生见到课本时已经到了期中考试的时侯了。就这样一直延续好多年。所以小英上学没有课本的。
小英对上学读书特别感兴趣。学什么都快,成绩又好。老师经常在小英父母面前表扬她,说小英懂事爱学习,还当了班级的学习委员。使得父亲不好意思再去阻拦上学读书。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新学期开学弟弟也上学了。
这时,小英除了自已上学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照顾弟弟。
弟弟在父母的娇宠下,让什么事都不认真,特别任性。不高兴就在地上撒泼打滚。
上学了就必须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弟弟自从上学开始,每天早饭都吃得不顺利。先是赖在炕上不起来,起来了是边吃饭边玩。催他快点吃饭,上学要迟到了。他就会大喊大叫说姐姐欺负他了,小英马上就得挨骂。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姐小英帮他穿好鞋子,牵着他的手去上学,他就把书包扔地上,让姐姐给他拿书包。不好好走路摔倒了,就会坐在地上哭闹,要姐姐背他上学。小英为了上学不迟到只好背着弟弟走。
放学回到家里,父亲看见弟弟的衣服脏了,瞪起眼睛骂道:“你这个姐姐怎么当的,为什么不照顾好弟弟?”“这顿饭别吃了。墙根站着去。”
因为弟弟小英经常被罚不许吃饭,被罚站墙根。
为了能上学,自已也只能接受这些不合理的惩罚。
弟弟小的时侯总是流鼻涕。经常在嘴巴上边停着一流鼻涕,有时还越过嘴唇流到了下巴。
也不知是弟弟本身L质问题还是东北的气侯原因,一直到十几岁才有所改变。特别是冬天更严重。自已发现流鼻涕了就用衣袖一抹,抹的记脸都是。父亲要求小英帮他擦鼻涕,省得弄的记脸脏,让人看了不舒服。小英经常叫他鼻涕鬼。
弟弟记住了父亲的话,流鼻涕了就叫姐姐给擦。小英成了弟弟的保姆。
弟弟只要有事就赶紧叫姐姐。“姐,拿书包。”“姐,穿鞋子。”“姐,擦鼻涕。”……
弟弟成了完全不能自理的小少爷。
姐弟俩只有一岁之差,待遇天壤之别。姐姐可以帮家里干很多活。弟弟可以随心所欲。
一次小英帮奶奶洗衣服,没和弟弟一起出去。到了饭点弟弟玩忘了,没有及时回家吃饭。父亲没看到弟弟。就大声叫道:“怎么不叫弟弟吃饭?你是不想吃饭了吗?”
也不知弟弟去哪里玩闹了,小英找了很长时间才把弟弟带回来。父亲看见弟弟回来了,眉开眼笑,“快来吃饭,一会儿凉了。”随后给了小英一个狠狠的眼神,嘴里发出“你能干啥?连弟弟都照顾不好。还想吃饭?”
因为当时口粮不足,父亲总是用不许吃饭来惩罚小英。小小的年纪经常饿肚子。
那年,快过年了。大人们都在准备年货,小孩子们更是高兴。供销社的大马车来卖年货了。
大马车上吃的用的各种年货应有尽有。村民们有的买了对联,有的买了年画,还有的买了烟花爆竹。
父亲那天好像很高兴,除了买些年货还买了一袋糖果。姐弟俩在大门口等着父亲回来。父亲随手抓了一把糖果给了弟弟,又给小英也抓了一把糖果。弟弟已经习惯了家里的好东西都是他的,可今天的糖果姐姐也有份了,弟弟不高兴了。
弟弟“啪”的一下拍在小英手上,糖果都掉地上了。小英还没反应过来呢,弟弟很快捡起所有糖果拿走了。说了声“等我把糖吃完了糖纸都给你。”
那些糖果每一颗的外面都包着漂亮的糖纸。吃了糖果后就会把糖纸留下来铺平整。有的让书签,有的积攒起来当玩具,有时还会和通伴们比一下谁的糖纸好看,谁的糖纸多。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小朋友家把这些漂亮的糖纸贴在墙上当年画看。那个年代女孩们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糖纸。
当时父亲看到这个情景只是笑了笑就进了家门。可见父亲有多偏心。可想而知,如果是小英拿走了弟弟的糖果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小英对类似的事情已习以为常了,见怪不怪了。
腊月底已到年根儿。家长们准备好了过年用的东西之后,又给孩子们准备了礼物。
除夕这天,大家都要穿新衣服,家长给孩子们分发一些零食、糖果,还有把成串儿的爆竹一个一个的拆下来,按个数分发到孩子们手里。然后房前屋后这里“咣”一声,那里“砰”一下。虽然单独的爆竹声音不太响,但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家长们忙着准备年夜饭还要包饺子。
午夜已到,家家户户的爆竹响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夜饭的饺子端上了桌,酒菜也准备好了。
吃完了年夜饭就开始拜年了。孩子们谁也不吝啬问一声过年好,拜了年就有压岁钱。
那时侯每人得到两角压岁钱能高兴的跳起来。
奶奶先给孩子们每人分给了一小碗炒熟的瓜子,那时侯只有过年了才能吃到少量的瓜子。分到的瓜子自已保存。弟弟不但拿走了自已那份,父母的也都给了他。奶奶的那份给了小英。趁小英不注意弟弟抢走了大部分瓜子。
压岁钱奶奶是最后给的。奶奶给的压岁钱是每人20个一分的硬币,放在炕上一堆钱。姐姐怕被弟弟抢走,就赶紧把这些钱装进奶奶的衣袋里,躲过一劫,准备开学时买文具用。
在这个家里,处处都能L现到父亲极度重男轻女。这个弟弟能被父母娇宠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