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越到明朝当木匠 > 第6章 “锯”理力争
龙小若无大碍后,唐第非开始新的技艺练习了,这次是学习“锯”,以下是唐第非在图册上看到的操作要点如下:、
一,框锯在使用前先用旋钮把锯条角度调整好,习惯上应与木架的平面成四十五度,用铰片将绷绳绞紧,使锯条绷直拉紧;开锯路时,右手紧握锯把,左手按在起始处,轻轻推拉几下。用力不要过大;锯割时不要左右歪扭,送锯时要重,提锯时要轻,推拉的节奏要均匀;快割锯完时应将被锯下的部分用手拿稳。用后要放松锯条,并挂在牢固的位置上。
二,使用横锯时,两只手的用力要均衡,防止向用力大的一侧跑锯;纠正偏口时,应缓慢纠偏,防止卡锯条或将锯条折断。
三、使用钢丝锯时,用力不可太猛,拉锯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将钢丝绷断。拉锯时,作业者的头部不许位于弓架上端,以免钢丝折断时弹伤面部。
看完唐第非拿起旁边的锯子,随着墨线开始作业,小若像往常一样端来茶水,唐第非若有所思,如何能更加省力使用锯子呢,但又联想到现代早已用机械作业,人力可能用在细节上,比如木雕细活,但在古代,这种工作还是自已上比较好,只是比较费力气,但想到有小若在一边照顾,也就没太多疲劳感觉。只是唐第非琢磨的不是这种实践的问题,他对理论层面更加感兴趣,但理论的东西最终回归实践,于是唐第非再次进入文化哲学思索之中。中华民族历来是强调实践的民族,而不强调理论,工艺的传承往往只是通过口耳相传,很少有理论的思考。即便是科举也只是囚禁思想的工具,为封建统治的服务,在中国古代,人生的意义就在科举了,难道不能另辟蹊径吗,人生的成败与否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衡量吗?在当代社会,一切价值重组,以经济,人民生活富足为中心才是硬道理,这锯子也许是“辛苦”的代名词。它的正面是安逸,可是安逸又能带来什么呢。回到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理论强调思索,强调自由,但中国古代强调权威,在权威之下,自然不能有思想,每个人只能接受官方制定的一切,按部就班,这样的好处是社会的相对稳定,但一旦群L情绪有所不记,带来的社会危害也十分明显,比如历代农民起义。唐第非知道自已无力反抗这秩序,但他想从大脑中移除读书是唯一出路的想法,正如之前他所设想的,京城处处是机会。他的思想早已与现代接轨,对于权力金钱的渴望相对看淡,只希望过好当下的生活,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如是而已。倘若有贵人相助,也是,再好不过,一切随缘罢了。
唐第非思索:他来到这里,这个朝代,他所知道的是当今圣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木工爱好者,他想如果有那么一个机会,可以见识一下当今圣上的工艺,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