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小说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从签到获得烤猪蹄开始 > 第1633章 真实身份

赵爱民开门见山地说:“厂长,我想问问最近厂里有没有一些新来的工人,他们的背景如何?我怀疑他们和最近的一些事情有关。”
厂长皱了皱眉头,显得有些不悦,“爱民,你这是在怀疑什么?新来的工人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不会有问题。”
秦淮如连忙说道:“厂长,我们不是怀疑什么,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们想查清楚,希望您能帮帮忙。”
厂长沉思了一会儿,终于点点头,“好吧,我可以查查他们的档案,不过你们也别指望能找到什么。”
赵爱民和秦淮如在厂长的帮助下,查看了新来的工人的档案,发现其中确实有几个人的背景有些可疑。这些人以前从未在钢铁厂工作过,却突然被安排到了重要岗位上,显得很不寻常。
回到院子里,赵爱民和秦淮如将发现的情况仔细整理了一遍。赵爱民心里越来越觉得,这些新工人一定和贾东旭的受伤有关系。秦淮如也感到事态严重,她低声说道:“爱民哥,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爱民思索了一会儿,坚定地说:“我们必须继续调查下去,我会去找派出所,把这些线索告诉他们,让他们介入调查。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需要更多的帮助。”
秦淮如点点头,“我会配合你,一起查清楚真相。”
赵爱民感到一丝安慰,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他和秦淮如决定在派出所和厂里之间来回奔波,尽一切努力找出背后的真相。
赵爱民和秦淮如从轧钢厂回来后,心情都有些沉重。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但要彻底弄清真相,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走在回家的路上,赵爱民突然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放松过了。他看见路边有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心中一动,决定买些糖葫芦,给自己和秦淮如解解压。
“淮如,我想买些糖葫芦,咱们一起吃点吧,”赵爱民说道,指了指前面的小摊。
秦淮如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爱民哥,你也该放松一下了。”
赵爱民走到小摊前,挑了几串红彤彤的糖葫芦,递给秦淮如一串,然后自己也拿了一串。他咬了一口糖葫芦,酸甜的滋味在口中绽放,仿佛一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烦恼。
两人慢慢地走回四合院,一边吃糖葫芦一边聊天。赵爱民感到秦淮如的存在让他心里轻松了许多,她的支持和理解是他最大的动力。
回到四合院,赵爱民看到院子里几个孩子在玩耍,笑声充满了整个院子。他忍不住停下来,望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心中感到一丝温暖。他知道,无论多么艰难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过去,而那些美好的时光和善良的人们,会一直在他心中留下印记。
赵爱民正准备回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爱民哥,你回来了。”
他转过身,看到贾东旭站在门口,虽然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看起来好多了。赵爱民走上前,关切地问道:“东旭,你怎么出来了?你应该多休息。”
贾东旭笑了笑,“我在屋里呆得闷,出来透透气。谢谢你和淮如这些天的帮忙,我知道你们为我做了很多。”
赵爱民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东旭,也是朋友,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真相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爱民哥,我相信你。”
就在这时,刘光福也走了过来,看到赵爱民和贾东旭在一起,便上前说道:“爱民,东旭,院里大家都在为你们担心。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们大家都会支持你们。”
赵爱民感到一阵暖意,他知道,四合院里的邻里情谊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他微笑着说:“谢谢光福,有你们的支持,我就更有信心了。”
夜幕降临,赵爱民回到家中,心情渐渐平复下来。他坐在桌前,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感到内心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就一定能坚持下去。
第二天一早,赵爱民决定继续调查。他和秦淮如约好了,去找那些新工人的住处,他们来到工人宿舍区,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几个新工人的住处。
赵爱民敲开了其中一间房门,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见是陌生人,显得有些警惕。“你们是谁?”
赵爱民微笑着说:“我们是轧钢厂的员工,想了解一些情况。你们最近有没有注意到厂里有什么异常情况?”小伙子皱了皱眉头,“我们只是来工作的,其他的事情不太清楚。“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其实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怪事。前几天,有几个人在厂里鬼鬼祟祟的,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赵爱民心中一动,追问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小伙子描述了一下那些人的外貌,赵爱民心中有了些头绪。他知道,这些人很可能就是引发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下一步要更加深入地调查,找到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赵爱民和秦淮如将所有的信息汇总,决定去找警方,把这些线索提供给他们。他们知道,只有依靠警方的力量,才能彻底查清楚真相。
在派出所,赵爱民和秦淮如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发现,警方听后,表示会立即展开调查。赵爱民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离开派出所,赵爱民和秦淮如感到一阵轻松。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真相终会大白。
走在回家的路上,赵爱民突然又想起了那个卖糖葫芦的小摊,他决定再买几串糖葫芦,带回去给院里的孩子们。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犒劳,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