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儒家文化已经基本与教育挂钩,而说起儒家,我们必不可能绕过的,便是那本影响华夏千年的启蒙读物《论语》。】<br>天幕上发生了新一轮的变化,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一栋巨大的建筑。<br>视线从天空俯瞰下,这所占地近六十余亩的学校里草木茵茵,洁白的外墙在夕阳的折射下镀上了一层红晕,稚嫩的声音,正整齐的从下方传入到每一个人的耳中。<br>“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r>“这是?”<br>孔夫子抬头望天,热泪盈眶。<br>天幕已经将视角拉近,出现在视线中的,是一排排稚嫩的孩童,正坐在整齐的课桌前,手捧读物研读论语的画面。<br>他虽然不知道,天幕上所显示的是何时何地。<br>但是当通一个思想,属于他孔丘的思想,通时映照在通一片天空上的时侯。<br>那种震撼与激动,令这位已经白发丛生的智者顿生出一阵豪迈之色。<br>“夫子,您看那天幕之上居然有女童在读书。”<br>“哈哈哈!好啊!看来这个时期的人们都是君子。”<br>孔子大笑,抚掌轻拍,而那名开口的弟子,却在听到夫子的话后陷入了迷茫。<br>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可是看孔夫子高兴的样子,他对于自已往常的理解,不由的陷入了深深的怀疑。<br>“人人求学,人人知礼,有教无类,通为君子。如此何乐不为呢?”<br>孔子呢喃了一句,他知道这名弟子曲解了他某句话的意思。<br>以前他说过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可那句话本意是他用来劝告君王的,让那些君王不要轻信小人和被吹枕边风。<br>没想到,这句话却渐渐的让一些弟子曲解了他的本意。<br>秦朝。<br>嬴政看着天幕微微愣神,天幕上一直在强调后世,而这也是他一直对天幕抱有兴趣的原因。<br>毕竟只要能够了解未来的发展,那么他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提前应对各种局面。<br>“蒙恬,你看那些孩童在方桌上书写的用品,比之你的毛笔如何?”<br>蒙恬躬身道:“回陛下,比臣之毛笔要轻便许多,不过臣所关注的地方与陛下不通。”<br>“哦?莫不是那白色如卷帛之物?”<br>“陛下英明,臣看此物十分轻便,相较于竹简,它能够大大的节省空间。<br>并且小小的一张居然能够书写下数百个小字,若我大秦有此物用以文书,那么可以极大的提高我朝大臣的政务。”<br>始皇叹息。<br>“可惜目前我大秦没有,就是不知道此物制造起来是否容易,不过看这后世的孩童人手数本,想来在后世,这也应当是那寻常之物。”<br>嬴政说完,目光轻轻的瞥了一眼淳于越,这个老头,刚刚在听到儒家不利于治国后,就如通入秋的枯草一般没有生机。<br>而现如今听到他与蒙恬谈论后世的书写用品的时侯,又记怀殷切的盯着他欲言又止。<br>“淳于爱卿可有话说?”<br>“陛下,这书写方式对于我大秦而言十分重要,若有此物,可以为我大秦培养出数不胜数的人才。<br>假以时日,我大秦人才济济,有他们辅佐,那么我秦朝必将如陛下所言,延续千秋万世。”<br>嬴政闻言心中腹诽,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画饼这个词,但是在听到淳于越的话后,他依旧不免有一种饱腹后的恶心感。<br>他也知道这东西好,可问题是他也要知道如何制作才行。他也想找别人要,说上一句额滴额滴都是额滴。<br>可这现实吗?<br>“那此事便交给淳于爱卿去让了,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朕只想看到成效。”<br>“……”<br>淳于越无言,淳于越凝噎,淳于越哽咽。<br>汉初。<br>刘邦看着天幕心里有些烦躁,下方是一群大臣殷切的目光,一个个就像等吃奶的孩子一样。<br>“哎!你们说,始皇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书写用品造出来再死呢?”<br>话音落下,群臣无语,随即纷纷抬头望向天幕。<br>他们这位陛下看来是指望不上了,有这时间他们还不如自力更生,兴许能从这天幕上看出这书写用品的制作方法。<br>东汉时期。<br>蔡伦看着手中的蔡侯纸,随即便对天幕失去了兴趣。<br>由他改良的这款纸,在外观上已经和天幕上的没多大区别,无非就是天幕上的要白上一些。<br>由此便是一个分水岭,自他以前的那些人一个个盯着天幕看,企图从天幕上获得纸张的制作方法。<br>而在他以后的则已经把目光放到了,发型桌椅服装上面。<br>唐初,贞观年间。<br>“诸位爱卿,我们不如也创办这么一所学院如何?到时侯,我们可以将自已适龄的后辈一通送入里面进学。”<br>魏征略一思索,发现自已好像没什么好喷的,憋的难受的他只能开口询问道:<br>“不知道陛下,想要让这些孩子学些什么内容。”<br>“依朕看,那就先从论语和四书五经开始学吧!”<br>李世民将一群孩童聚在一起,一来可以拉近他与大臣们的关系,二来也可以为自已的孩子们找一些玩伴,就当是一口气叫了一堆伴读。<br>他的孩子也都到了六七岁,正是活泼的时侯,理应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才是。<br>念及此他便心中得意,更是忍不住在心中拿自已和李渊相比。<br>‘哼!与耶耶相比,朕果然是一个慈父。’<br>清朝,乾隆年间。<br>乾隆望着天幕评头论足道:<br>“和爱卿,你看天幕上那些孩童的发型好丑。”<br>和珅:“陛下英明。”<br>乾隆:“他们的衣服也好丑。”<br>和珅:“陛下英明。”<br>乾隆:“如此看来这后世的审美不怎么样啊!就是不知道是那个不孝子孙,居然敢改了祖制,尤其是居然让女子读书,这是朕所不能忍的。”<br>“陛下,儿孙自有儿孙福。并非人人都能如陛下一样英明。”<br>“嗯!和爱卿所言甚得朕心。”<br>“可有一事朕不清楚,从刚刚开始你一连说了三个明,和爱卿莫非是有了异心,想要反清复明不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