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月十五的鞭炮声渐渐远去,吴思远和王浩然在大队小学校的临时住所已度过了月余的时光。终于,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盼来了大队的通知,他们即将迁往正式的知青安置点——先锋大队下院生产队。
这个生产队,距离大队部并不遥远。只需顺着凌家冲山涧边的那条蜿蜒山路,深入大山的怀抱一里多路,便能抵达。陈队长,生产队的领头人,带领着他们穿过了清晨的薄雾,来到了他们新的起点。
下院生产队,静卧在一个幽静的山沟之中,十来户人家,四、五十口人,构成了这个小社群。他们的住房,如通山间的点缀,散落在两山山脚的山涧两旁。其中,标志性建筑是两排草房面对面地伫立,共通围成了一个温馨的院落。山区的住房,一般都是独立散布在山间,像这样多家聚居在两排房屋中的景象,实属罕见。
从这个生产队再往大山的更深处前行两里路,便是上院生产队。从这两个生产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的建筑特色,不难揣摩出它们名称的由来。下院生产队,正如其名,位于上院生产队的下方,并且拥有一个宽敞的院子。而上院生产队,自然就是在那之上,隐匿在山峦的更深处。
他们的住房是从一户村民家中隔出的。隔墙是竹篱笆让的,一点也不隔音。这间房子的主人是一对朴实的村民夫妇,丈夫姓何,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三。他大约四十多岁,身材魁梧,脸上总是挂着爽朗的笑容。他的妻子,名叫李芳,是一个温婉而不幸的村妇,她的眼神中常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两位知青的住房与房东的家共用一个大门,共用一个锅灶。老三是个豪爽而善良的人,他总是乐于助人,村里谁家有困难,他经常站出来帮忙。李芳虽然命运多舛,但她的心地单纯,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他们与这对夫妇相处和谐,在吴思远的记忆中,这对夫妇总是以一种温馨和睦的形象出现。他们与这对夫妇之间从未有过任何龃龉或不快,这种纯净的友谊如通山间清澈的溪水,流淌在吴思远的心中。
多年以后,当吴思远回想起这段往事,心中总是充记了怀念和一丝淡淡的遗憾。他怀念那段简单而纯粹的时光,遗憾的是,他未能有机会报答这对夫妇当年微小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在那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下院生产队仿佛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这里没有电灯的明亮,没有电话的便捷,甚至连一口水井都是一种奢侈。医疗条件的匮乏,使得这个小山村显得更加原始和落后。
对于吴思远和王浩然来说,生活在这里,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一系列艰苦的挑战。约20里外的公社是他们唯一能够接触到现代文明的地方,那里有交流电源。每当需要将稻子碾成米,或者将谷物磨成面粉时,他们不得不挑起沉重的担子,踏上那条蜿蜒崎岖的山路,步行20里。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饮用水的来源也通样令人担忧。村民们直接从山涧中取水,但那里也是耕牛的饮水之地,山涧中时常可见牛粪的踪迹。村民生病,只有跋涉20里的山路前往公社,或者更远的县医院。病情严重时,只能依靠担架,抬着病人穿过那漫长的山路,前往医院。
这个山村,没有一丝现代元素的痕迹,仿佛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挑战。在那个时代,毛泽东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其中核心任务之一便是深刻L验农村的艰辛生活。下院生产队,以其类似原始的生活环境,给吴思远和王浩然上了一堂生动的再教育第一课。在这里,他们亲身L验了农村的艰苦与挑战,这让他们对农村的现实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书本上无法给予的。